现象热议:“逃离工科”是谁的问题
高端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整个制造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步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奇怪的是,当工程师缺乏、合格的工科学生奇缺、优质工科生身价暴涨等新闻满天飞时,年轻学生逃离工科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胡瑞文给出一组数据:2010年工学门类本科招生人数117万,相当于1998年人数的4.4倍,但整个本科阶段的招生人数却同比增加近6倍。不同于法律热、金融热,中国市场上的“工程师热”似乎遭遇了“反市场”的尴尬:市场喊缺乏、身价也看涨,却仍鲜有学生来报考。(中国青年报4月8日)
“逃离工科”,是近年来一直热议的话题。不少人把责任推给学生怕吃苦,工科的社会形象不佳,包括媒体报道的这组数据,也想论证工科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但如果认真解读这组数据,则会发现,我国工科教育的问题,主要出在高校,而非学生的选择。
从表面上看,过去10多年来,工科的扩招数据,远远低于整体扩招数据,折射出工科不受欢迎。但这里有三方面问题。
其一,快速扩招,是顺应社会需求的结果吗?尤其是法律、金融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扩招。在笔者看来,10年间工科扩招4.4倍,已经太快了,这导致工科的师资、实验条件跟不上,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无法向社会提供优秀的工科学生。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扩招,就更快了,培养规模增加与培养质量下降,已使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就业,遭遇空前的困境。
其二,高校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幅扩招,这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办学成本有关,总体而言,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对专任师资、实验设备的要求,要低于工科专业,因此,高校在走规模办学路线时,增设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扩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就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学校如此选择,并非从教育角度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角度考虑,而是从学历教育以及学校的学费收入、办学收益考虑,在目前的办学体制中,学校回报给受教育者的主要是一张国家承认的文凭,招收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学校在办学成本投入上更少,招生规模可以更大,学费收入和办学收益更大,何乐而不为?而举办工科专业,学校的培养任务更重、投入成本大,收益却不见得大,追求现实利益的办学者,也就不愿意在这方面下工夫。
其三,虽然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就业情况,就由学校统计,并上报教育部门审核发布,最终呈现出的就业率数据,(除少数基础文科专业)却都不错,个中的原因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往往专业对口率低,类似“万金油”,这给学生“被就业”和“被要求就业”提供了便利,而工科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则更强调专业背景,就业情况更加实打实,即便工科真实就业情况远好于文科,但最终可能文科就业数据比工科要好看,这也是有的高校愿意举办文科专业的一大原因。
由此看来,与其说学生逃离工科,不如反思学校糟蹋工科,就如媒体报道所提到的,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就如同很好的料子,被大学剪成了墩布,还怎能做成西服?”而事实上,工科教育的问题,也是我国大学整体教育的问题。
首先,学校办学严重行政化和功利化,包括扩招、学科专业的设置,都是行政拍板决定的结果,并没有听取、尊重教授的意见,不少办学者急功近利,贪大求全,造成教育质量缺乏保障。
其次,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很难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并根据定位开设有特色的学科、专业,采取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而难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在这种情况,通过增加工科培养规模,来增加“工科人才”的供给,根本解决不了工科人才匮乏的问题。
有关迹象表明,我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要求高校加快工科人才培养。笔者赞成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举办工科教育,提高工科教育质量,却不希望政府直接介入干预学校办学,如果不解决大学的行政化、功利化的问题,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学盲目听命行政安排增加工科教育体量,只会加快工科教育质量下滑,把更多好的布料弄成墩布,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和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