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梅花情结 “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梅花排在第一位,足见国人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精神的推崇。一拨又一拨的文人雅士来到梅花树下,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即是对梅花精神的赞颂,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人们赏梅,颂梅,赞梅,一直把梅花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花木凋零,整个世界都是没有生气的,只有梅花选择在这个时候开放,不与群芳苦争春。这种品格精神不由得人们不喜爱,敬佩。
历史上梅花不过江 一直以来大都认为梅花是迎寒而开,必是耐寒的花卉。很多人认为,梅花不可能被冻死,要不然,北京的紫禁城里怎么会有梅花的呢。史料记载,从500年前的元朝开始,北京的皇宫里就有梅花了。可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已故梅花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愉教授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北方的梅花一下大冻,全都会被冻死。皇宫里的梅花都是开花之前移栽的,一树树的梅花就跟现在的鲜切花差不多,花看完了,树就冻死了,第二年再移栽。从元朝以来,皇上和大臣们都费尽心思想拥有一片冻不坏的梅花园,可都没成功。500年的尝试都没成功,所以,历史上梅花不过江”。这个江,是指长江。
南梅北移 梅花过江 据悉,南梅北移在元明时期都已经开始尝试,但多是小范围的保护性的培育,一直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一直到建国后在经过陈俊愉教授等梅花培育专家的研究,实验种植,到60年代中期取得了梅花种植史上的突破,开创了南梅北移的先河。如今经过两代人,几十年的精心研究,梅花已经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最北边的可以种到黑龙江。而大小梅花盆栽也逐渐出现在了北方众多的室外广场。梅花不过江的历史被改写。 北方多雪,而以前梅花在北方还不普及的时候,人们就很难亲眼见到古诗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雪争春的美景。如今北方很多地方都有梅花基地,包括很多户外公园也经常可以看见梅花的倩影,踏雪赏梅不再是难事。
梅花盆景受欢迎,市场前景乐观 梅花也是一种主要的盆景树,它把梅花独有的高洁的神韵浓缩到一个盆栽里边,精巧自然,巧夺天工,是难得的观赏佳品。梅花盆景以往大都以南方盆景为主,北方的也大多是从南方运过来或是移植来的。这样的话就会增加不少人力物力,而且存活时间较短,价钱也偏高。如今有不少品种经过反复培育,多年实验,已经能够适应北方冬天寒冷的气温。适宜北方气候条件的梅花盆景开始受到欢迎。 地处河南三门峡卢氏县的某梅花研究所,在梅花北方种植课题上做了大量研究,目前每年销售梅花一万余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日本、韩国等 ,形成的梅花产业链,建有自己的梅园栽培基地。研究所所长秦先生表示表示,南梅北移的成功给育梅行业带来了春天,这几年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销售额逐年成倍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