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像素描作品选_全身像_中华美术高考网www.mshao.com
美术高考网·2023年艺考生必上美术高考网综合门户

全身像素描作品选
时间:2013-08-25    来源:佚名   整理发布:中华美术高考网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全身像素描作品选人物全身像写生是素描基础训练的延续和提高,是素描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而广阔的表现空间。人物全身素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素描问题深度的积极探索

一、目的与要求

    
人物全身像写生是素描基础训练的延续和提高,是素描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而广阔的表现空间。人物全身素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素描问题深度的积极探索,从而不断积累和拓展自己的造型经验;更重要的也是实现从基础训练到艺创作,特别是人物画创作的根本手段和唯一途径。人物全身像写生同其它内容的素描训练一样,其它旨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作为中国画的线描来说,全身人物写生的线描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形体、结构特征。
    二、全身人物的结构与比例
    
全身人物的结构首先为各部分结构的组合,包括脊柱、头、胸、骨盆、上肢、下肢等,这些外部形体关系可概括为“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其次是上述的结构关系在具体的写生对象,具体的空间状态下所产生的隐与显,虚与实,大与小,长与短,紧与松等差异与变化。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结构概念。
    人物的比例通常的头长为单位。我国成年人身高约为7个半头长度,从下颌到乳头至肚脐1头长,从足底到膝关节至大转子各2个头长,大转子连线至肚脐半个头长。
    上肢约为3个头的长度,肩峰到肘关节1个头长,肘关节到腕关系1个头长度。
    下肢约为四个头的长度,大转子到膝关节2个头的长度,膝关节到足底2个头长度。
    
以上为全身人物结构比例关系的简括表述,具有一般概念的意义,作为基础知识,是我们进行形体塑造的起点。然而,人物结构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把结构比例知识只作一种概念去机械运用,就不可能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全身像写生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写生中要力求表现出模特的个性特征。有时为了表现的需要而主观地变更比例关系,以强化对模特的感受。
    三、全身人物写生的基本要领
    
全身像写生要点和前面学习过的半身像写生要点是差不多的,其区别在于全身像写生比半身像面对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一些,因而其难度就更大一些。我们面对的模特是生活中具体的人,不是概念化的人,因此如何把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是全身人物写生的关键所在,关衣人物写生除了不裸露在外面的面部,手部是描绘的重点之外,服装、动态、道具以环境氛围均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描绘的是幅画,应该注意整体的合谐,不是单纯的把人画像就完了。
    其要点有以下几个:
    一、构图要完整
    构图的完整性,其要求并非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注意模特和道具,空间之间的协调关系,它们之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二、动态要准确
    
全身像的动态复杂多样,要仔细分清上、下肢及二大块体积的动态关系。人物的表情不仅体现在面部,也要注意抓住肢体表情同人物神态一致性的内在规律,从而增强动态的表现力。
    三、结构要到位
    
全身像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部分与结构在所处空间里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到位,就是找准这个位置,表现的恰如其分。如直立的人,虽然头和手很重要,但下肢、足部的刻画也是关键,如找不准位置,关系处理不好,人就立不起来,站不住,衣服的遮疬部分结构关系模糊,必须认真观察、比较,找出内在结构并适度地表现出来。
    四、表现要真实
    
概念只能是认知的参照,不能成为教条,成为教条便僵化了,要尊重自己的视觉,把所见所想表现出来。表现要真实的的另一层含义是绘画语言要朴实,不要故弄玄虚,卖弄技巧,不要把所有掌握到的技法都拼凑在一幅作品上,要注意整幅作品的方法上的统一和谐,严格地说,只有真实地表现客观物象,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第四节  方法与步骤
 
    素描写生是通过、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法在不断地比较中来实现的,全身像写生过程通常是由以下三个阶段所组成的。
    一、构图
    
不能简单地确定位置理解成构图创意,应该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对象而产生的一种创作热情及表现欲望,并能运用动态、比例、形体及环境构成因素进行组合、穿插、取舍来实现的。当然,写生时首先应确定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通过“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的对应关系找出模特儿的动态特征和形体特征,然后对周围的场景作简要的勾勒。(如图2-2)
    二、形体塑造
    
构图创意阶段已使作者对模特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进一步关注的是“合理空间”中人的形体塑。要对由于动态使人体各部分之间出现的“显”与“隐”,“实”与“虚”,“大”与“小”,“长”与“短”,“紧”与“松”等变化进行深入刻画。特别是形体特征更不应放过,使所塑造的形体真实可信。(见图2-3)。
    三、空间造型
    
形体塑造阶段主要是针对局部结构深入刻画,容易出现画“碎”了,“过”了的错误,这时要求作者回到整体、全局上来,对前面的塑造进行统一,大胆地整理结构与形体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所处空间的位置并与形象感受相吻合。整体是原则,适度为要点,形体塑造阶段运用的多是“加法”,而这一阶段则多用“减法”,减去繁琐的描写,不必要的细节,使主题更突出。
    四、调整统一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必须强调。首先,边缘浅与空间的关系不能画“死”了“僵”了,否则造成边缘线游离该空间之外,其次,调子、背景和空间氛围是否吻合。再次,刻画的主体各局部与局部的关系是否和谐。
    五、画人物写生尚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人物特征的表现
    
人物头像不仅有复杂的结构,更有丰富的表情。在循序渐进的素描写生中,先训练抓“形”,在较熟练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规律后,逐渐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样便要求头像的塑造时注意模特儿的形象特征。
    
鲁道夫·阿思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证明出人在视觉上存在两种习惯倾向,即整平化与尖锐化,在整平化倾向化的人往往强调对称,剔除细节,消除倾斜,有尖锐化倾向的人则产生分离,加强差异,强调倾斜。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造型,整平化的缺点更为有害,它易呆板的毛病是肖像个性化的严重障碍。
    
头像的生动神态的捕捉,主要取决于五官表情区的刻划。安格尔说:“画头像时,一个艺术家所最关心的就是让眼睛说话,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应该画眼窝,然后过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运动方向也是表情的关键,嘴角对微妙表情的变化反映更加细致准确。
    
(二)另外,手在某种精神状态下的意识的反应,也会把面部要隐藏的东西暴露出来。画家所作的是把他对手的观念与真的手的概念统一起来――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规律。画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结构,从几何结构,即从圆柱体、立方体来理解对的方法,手与表现,手与性别等等。
    
(三)衣纹:衣纹的表象来自人体的结构和自身的质地,产生衣纹的原因:(1)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相一致,是力的作用,与人的运动或外力有关;(2)由服装本身的样式有关;(3)长期折叠形成的;(4)衣服自身垂力产生的垂感。
    (四)线型与衣料的质地
    
由一料的质地不同,影响衣纹的形状如丝绸类的质地较薄的衣服,衣纹多而密,线型也较柔圆。麻布等硬质类衣纹多用折线、直线,线型方而短,呢绒及化纤织物,衣纹少而挺。我国传统绘画对衣着的造型,也有很高见解,并总结出一套不同于西画的完整的表现样式和体系,沈宗骞在《芥子图学画编·人物谈话》中说:“周围骨骼要从衣外看出,何处是肩,保处是肘……,凡此皆骨骼之隐于衣中,而于作纹时随笔写出。”“先将裸体骨骼约定,后施衣服。”其中道出衣服结构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以线为主画衣纹,须更加重视衣纹的提练,概括和取舍。写生时要充分发挥线条的疏密,长短,虚实节奏等效果,有时并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一点在中西绘画中有异曲同工的一致性。
    (五)全身人物着衣写生
    
它是肖像画的一种,也是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在胸像的基础上,更推进一步,要求画者对整体的了解和掌握,对整个人物形体各部分的刻划与协调能力的提高。对人物个性的体现将是全面的,甚至包括场景在内。
    (六)手的具体画法
    手由二十七块骨和十六个关系组成,手背和形状几乎由骨决定,手骨有腕骨、掌骨、指骨组成。腕骨有八块,和足部跗骨一样呈不规则形。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
    
具体描绘手时,要掌握手的比例、体积和体积。手的体积有两部分,(1)手掌;(2)大拇指,手平放从侧面看,腕关节高,自指关节倾斜,被称为“降价式”象一级降低的台阶。
    (七)小结
    
素描(线描)人物写生,综合起来说就是先由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四阶段的写生训练,每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但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再加到整体这一方法是不变的,多训练、多研究、多比较,方能一步步的取得进步。